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

又一篇自己留作記錄的文章

給自己創造一個股票大時代

筆者的題目真是句廢話,只要把所有的錢存進銀行收利息,不也是每天創新高嗎?
好了,大家於是知道投資表現並不是什麽絕對囘報,而是相對大市的囘報。
筆者組合這幾星期猛升,現己差不多回到2015年5月的歷史高位,於是很多人又會問我一個問題,我有沒有Exit Plan?
這個也是月前在HKSFA分享會上,最多人想知的問題。
在大市上升賺錢後套現是一個"合理的建議",不過持有現金是一個最差的投資。
在未開始前,我希望Blog友不要想得太複習的投資理論,簡單想像自己是一間有多個部門的私人公司的老板,因此你的目標只有不停擴大股本和部門的總生意盈利,沒有其它。
1。例如假設筆者年初投資額是一千萬,PB是0.8,這組合的帳面股本值便是1250萬。
假如它們的股本回報率每年是18%,我便能從組合公司獲得225萬盈利,然後它派息65萬,保留盈利就會是180萬,Yield是6.5%。
 現在組合名義股本下年便是1250+180萬=1430萬,同時我手上也將穫得現金股息65萬。

2。假如現在股票上升了15%,市值便是1150萬,如果我沽出150萬股票,現金便有215萬(65+150),現在剩下的1000萬股票的帳面股本值 便是1000➗1150x1430=1243萬,若組別股票的ROE保持18%,下年名義盈利便是1243x18%=223萬,另我的現金215萬只能令 我賺1.5%定期利息3.2萬,總盈利會是226萬,相對現金加組合的股本是1243萬+215=1448萬,新的ROE便是15.60%。

3。但若我繼績持有組合,我的股本便有1430,因為組合的股價己上漲15%,PB是1150/1430=0.8,若用65萬能買回股票會買到81萬的股本,現有股本是1511萬,因為仍然是原初的ROE18%,下一年的名義盈利會是272萬,較賣出後的組合多賺20%複利。

4  即投資囘報,是決定在何價買入,而不是何時賣出,要以私人公司眼光看待投資,目摽是不斷擴大組合的名義股本和盈利,以上述例子為例,股價遲早定會追上股本的上升速度。
筆者組合大部份為內銀,內銀過去一年平均R0E有17.5%,收到股息後我再投入,現在組合的上升17%,只是反映組合內的股票連同保留的股本的上升數值,這是複利實踐的必然數學結果,就算大市的上升也是因爲成份股的保留股本增多。

不過總有一批“聰明的朋友”會說,假如股價下跌,筆者的組合可能會縮水又如何?
個人認為投資者只應関注提到的組合名義股本變化和派息,因為市場長期是部磅重機。

更進一些投資動向

昨天做了一些大動作,不過回想起來其實是有些可以改善的地方,首先描述一下昨天的動作:

1.之前做了2張中國人壽2628的沽權,見升得急,即時早上平倉賺了約一千元(已扣除成本)
2.之前做了港交所的購及沽權,也平了部分倉,淨餘部分後市再升可繼續賺,這次平倉大約賺一千二百元(已扣除成本)

以上可算是計劃內,但最後做了一大單,賣出了國壽沽權,價位設在19.5元共20手,為期2017年3月,期金有3萬多,今次做法是想實行之前的想法,找一隻股票買入當子彈,之後買賣期權收期金,不過自己又想多咗,再做了國壽沽權,為期今年10月,價位設在16元共20手,收期金9百,當時心想如果股價下跌就收期金先入貨,再在這段時間內做買賣權賺錢。

之後回想其實太心急了,應該先看情況再做決定也未遲,因為股價下跌時期權金會多啲,另外更可測試底部再做沽權才是更好方法。